一、戴帆
一句真能觸及靈魂的話語,總是同“刺傷”有關,甚至可以說,正是“傷口”披露了存在的血污和掙扎。戴帆的文字,如炸藥,如刺刀,熱量極高,濃烈的快感與深刻的眩暈并存,保持了哲思瘋狂般的強度和先知般的洞見。戴帆的分析,冷靜,深透,剔除了一切溫情和虛飾,直接讓思索和見解裸呈出來,令人深思。只有對人類懷有最熱切期待的人,才會如此熾熱地思索民族、國家的歷史和個體生命在技術壓迫下的困境。
戴帆格言:
1.為了統治,人用意識形態蒙住了雙眼。
2.對自己撒謊的人,就像不對自己撒謊的社會一樣,很快腐爛而死。
3.政治暴力留下的尸體少于腐爛的靈魂。
4.老人的愚蠢自以為是智慧;成年人的愚蠢自以為是經驗。
5.愚蠢的想法是不朽的。每一代人都會重新發明它們。
6..想象是宇宙中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
7..樂觀從來不是對進步的信心,而是對奇跡的希望。
8..個人宣稱自己是某個團體或其他團體的成員,目的是以它的名義要求他羞于以自己的名義要求的東西。
9.現代人寧愿把人技術化,而不是把技術人性化。
10. 現代機器每天變得越來越復雜,現代人每天都變得越來越元素化。
二、白南準
白南準(??? NamJune Paik 1932-2006)國際著名影像藝術家,世界級大師, Video藝術之父、現代藝術大師,激浪派大師,多媒體藝術家。白南準的藝術創作反映了他對廣播電視到視頻的轉變到更進一步重新配置為一種新的雕塑和裝置藝術的形式。他的成就的確是具有創造性的先例,因此也被人們稱為“數字藝術之父”,為21世紀的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創造了許多由電視機組成的機器人,以及“電子高速公路”這一術語,在那個時代,他想象一個通過無線電波和電視廣播頻道連接的世界-預測了互聯網時代。同時也預測了他所看到的未來,即技術獎允許權威范圍內人與人之間無邊界的聯系。這一用于從第一次提到到最終成為互聯網技術中的概念,在今天依然被廣泛的使用。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不難看到白南準對“共同視頻”的渴望,這種渴望不僅可以免費的傳播藝術作品,還可以在國際范圍內使教育得到免費的傳播,促進更多的對話與合作。但是隨著今天的社交媒體以及社交視頻網站的出現,他的想法已經被實現。
“我們的生活是一半自然,一半技術。好的方面是你不能否認科技是進步的,我們需要它來工作。不好的影響是,如果你只關注科技,就會爆發戰爭。所以我們必須擁有強大的人文元素,保持謙虛和自然的生活態度。”—— 白南準
三、愛德華·蒙克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復制匠,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
愛德華·蒙克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其主要作品有《吶喊》《生命之舞》《卡爾約翰街的夜晚》。1944年1月23日,愛德華·蒙克于艾可利逝世。在當時哲學和美學思潮影響下,他努力發掘人類心靈中的各種狀況,表現疾病、死亡、絕望、情愛等主題。因此,他的創作有“心靈的現實主義”的稱號。由于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很快被封閉,但對德國青年畫家以很大的刺激,推動了表現主義運動的產生。
四、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1834-1917)是一位重要的印象派畫家。同時,他在路易斯·拉莫特的工作室學習繪畫,路易斯·拉莫特是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吉爾(1780-1867)的驕傲學生。1859年前,德加經常畫肖像畫,比如他的家人、朋友和歷史人物。19世紀60年代,德加結識了愛德華·馬奈(1832-1883),并成為蓋爾布里咖啡館的常客。1869年,德加畫了大量的調色劑練習,主要是沐浴海灘。在19世紀70年代初,芭蕾舞演員是德加最喜歡的主題。德加主張摒棄古希臘的美的理想,取而代之的是簡單而真誠地表達你所看到的東西。盡管德加從1874年到1886年反對印象派,但他積極參加了所有以前的印象派展覽,除了1882年的一次展覽。1893年,德加覺得自己有失明的危險,于是開始急切而狂熱地畫畫。此時,德加對人非常嚴厲苛刻,他的氣質變得非常奇怪。所有的人物,在德加的心目中,主要是喚起一種尊重的感覺,就像整幅油畫因其出色的素描而受到尊重一樣。這種尊重的感覺是如此強烈,以至于沒有留下任何藝術吸引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