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的一切都必須重新設計。通過重新設計一切重新創(chuàng)造人類的歷史。
2.有一種作品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創(chuàng)造了滾滾跌出無限的未來,也改變了腐爛夢囈般的過去。
3.設計有三個程序,第一是思想:概念的創(chuàng)造,人借助概念重新審視世界;第二是藝術:一種異質(zhì)歧感的創(chuàng)造; 第三是科學:功能的創(chuàng)造。思想、藝術、科學三個程序成為了設計存在的基礎。
4.判斷力是天賦的一部分。判斷的本身和過程即是創(chuàng)造也是參與價值體系建立的過程。
5.建筑不在于展示不可見,而是在于展示可見物的不可見性的不可見程度。
6.一個奇特的,未完成的荒誕的結構,看起來并不表示任何功能或明確的意愿。結構的結合,其結合打亂了時間的順序,以至于常常顯得在重新挖掘,逐步地將剛剛顯現(xiàn)出的空間顯示出來而又重新淹沒。結構之間不停的互相質(zhì)疑,互相侵襲,互相爭論,在一種確認重包含著另一種確認。他們不過是撒謊者,精神分裂者或者幻覺恍忽者。殘缺的或者沒有用途的結構,凝固了的瞬間,脫離了語境的造型,或者混亂無章的空間交織,所有聽起來虛蓄,那些缺乏自然,是這些難以界定不可捉摸的空間,使建筑變得真實。
7.不要為了迎合同時代的人而創(chuàng)作。
8.當我們小時候開始知曉人的語言和行為時,其實我們已經(jīng)死掉了。
戴帆(DAI FAN)圖冊
9.設計從空無出發(fā),絕不需要依靠作品之外任何東西的支撐。設計都是不能用語言說得明白,也難以理性加以分析。設計是對現(xiàn)實的一種干預,賦予設計師力量的,恰恰在于它能從空白處創(chuàng)造
以及無中生有的能力,他能自由自在地虛構,消除現(xiàn)實和虛幻,不要任何摹本。
10.你將自己解放的同時也解放了別人。
11.一個新的思想或事物起始階段即使是弱小的,只要是具備蓬勃的生命力,即使不成熟,它的價值也要遠遠超過那些已經(jīng)陳舊的、習以為常的、約定俗成的、龐大的、成熟的的思想或事物,
在某一個瞬間,新的思想或事物會從一種兇猛不斷撕裂習慣的的引擎中變異成摧毀舊規(guī)則的魔獸。
12. 我的性格是我最好的作品。
13.藝術的質(zhì)量決定于對人的啟發(fā)性。
14.一件作品創(chuàng)造了一個世界的同時提供了不完整的意識空間,而觀眾則通過補充一種合適的行為來完成這一作品。
15.沒有藝術,人只是時間的陪葬品。
16.人被無窮無盡的規(guī)則,章程與傳統(tǒng)所引導和控制,人被各種知識所捕獲、控制、影響、塑造。那么,設計就是拒絕被捕獲、被控制、被影響、被塑造的語言。我之所以要挑戰(zhàn)那些規(guī)則,章程與傳統(tǒng),不僅僅自己受到了限制,而且因為自己體認到自己也成了這些限制的一部分,如果不解放自己,自己已經(jīng)與這些限制自由的東西同流合污。生命神秘的力量從自由權利的無限制運用中迸發(fā)出來。
17. 藝術必然與理性分道揚鑣,以便從虛空中揭示出沒有言說出來的一切。
18. 我的作品并不是源于我的計劃,而是從慵懶的、無思想狀態(tài)和不可名狀中涌現(xiàn)出來的,如同創(chuàng)世紀始于一種荒誕和非理性的混沌,設想由黑暗和泥漿孕育的空,是一種對自我的破壞和否定,好似物體放在兩面鏡子之間出現(xiàn)的級聯(lián)反射。語言將我們引向黑暗的深處,藝術是在黑暗上面閃爍的光亮,當語言成為唯一的,獨一無二的思想表達時,藝術開始誕生,藝術始終是原初的,它顯示為總是新的眼睛不能適應的那種東西,顯示為不可獲取的海市蜃樓。
19. 生活和工作最大的樂趣在于成為別人,成為你起初不是的那個人。
20. 我關心的不是真理,關心的是“是否與我有關系”。
21. 藝術就是要排除文化,不通過文化的途徑來表達。文化是垂直線的產(chǎn)物,藝術來自水平線。藝術和死亡一樣擁有自己的法規(guī)。
22. 喜歡我作品的人,其性格中必然有著冒險的意識。
23. 現(xiàn)代人劣幣驅逐了良幣;低級文化驅逐了高級文化。人們沒有能力來判斷什么是卑劣的、毫無價值的作品,什么是高級的、卓爾不群的作品,對于那些在藝術領域真正大膽探索如啟示般閃爍的圣徒,人世間的態(tài)度是嫉妒的保留與審慎。然而對于我們期待解放的心靈,這些啟示是如此的誠摯和親近,他們構成了人類最為美妙的瘋狂。
24. 不僅僅我的作品是藝術,我的所思所想, 我的談話,我的呼吸,我的目光,我的友誼與愛情,一切……,都屬于藝術。我是我的實驗;我是自己的設計對象和藝術對象;我是我自己的作品。
25. 每個人都是唯一和不可替代的,每個人都應該都可以把自己打造成藝術品。
26. 離開個體無法談論設計和藝術,從集體出發(fā)去談論設計與藝術除了證明集體的無能和自卑,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的證據(jù)。
27. 每一件作品都應該創(chuàng)造它特有的形式,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代替這種連續(xù)的思考。作品只為它自己創(chuàng)造它自身的規(guī)律。設計和藝術的運動引導這些規(guī)律帶入危險,或者帶入毀滅,使它們破裂。每一件作品如同每一個真正的人,不是在遵守不變的形式和恒定的法則,而傾向于構筑它自己的運作規(guī)則。
28. 藝術的功能決不是為了闡明事先就明了的一個真理——或者甚至一個疑問,而是為世界產(chǎn)生一些還不甚明了的疑問。
29. 天才都反復說過,他們的眼睛非天才不看。
30. 與其說是思考,不如說是在曠野中被思想的閃電突然擊中。
31. 設計的精神,就是反對權力對于個體表達的限制與沒收。設計就是越界、走向外部,就是體驗非理性,與人內(nèi)心最深處、最隱秘的東西進行交流。必須制造和保持差異,使個體成為個體的一切東西進行強調(diào)。
32. 提出一個問題必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而為什么提出這個問題則需要從疏離的角度去審視時代的本身,
33. 與二十一世紀保持距離的人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人。
34. 設計就是使人擺脫文明的壓抑,并把身體的潛力和思想的生長從知識打造的枷鎖中解放出來。
35. 不要讀書,書是頭腦的枷鎖。知識在金錢和權力中織就了它的巣,知識給人類帶來了那么多負擔,所以今后無知應該毋庸置疑地被視為一種美德。自從我放棄了讀書,放棄了和那些讀書人交往之后,感覺好極了。知識的擴充和技術的發(fā)展并沒有使人變得偉大,而讓人變得渺小。僅僅掌握很多知識,擁有很多文憑或者掌握很多技術的人永遠不會真誠,因為他們對生命不會產(chǎn)生深刻的關注和猛烈的創(chuàng)造欲。他們所關心的,只是讓生命在表面上閃閃發(fā)光,卻不在乎它是否能照亮任何東西,更不會在乎它能激起何種回響。具備真正創(chuàng)造力的人必然未受過教育過多的污染,其意識源于一種虛空。
36. 圣僧如果不通過凈化儀式就無法聆聽釋迦牟尼深奧難懂的神諭并明白其中奧義,人如果不凈化自己就接觸不到屬于自己的真理。悉達多成佛之前,經(jīng)過六年苦修身體變得骨瘦如柴到了崩潰的邊緣,到尼連禪河中洗去了身上沉積六年的塵垢,人必須清洗并塑造自己的精神空間,社會膚淺的意識還有周圍人的價值會變成你身上的污垢,你只能把他們從你的世界里清除掉。人只有在沒有標準的狀態(tài)中找到自己的標準,才會真正成人。靈魂、靈感是某種能夠受到觸動的動態(tài)的東西,應該避免讓外在的某個東西控制它。一個人只有獨自到達唯有他能達到,別人不能跟隨他之地才能找到他自己的靈魂。當初跟隨悉達多的五個苦行者以為他放棄了便都離他而去,他獨自一人來到菩提迦耶的一棵畢波羅樹下,斷絕與外在的世界的聯(lián)系,不去感覺,不為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所動,盤腿而坐苦思終于獲得了徹底的覺悟立身成佛,號稱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展現(xiàn)的正是一種自身的退隱和對自己的關心與實踐,人在別人眼里是可見的,但是人又是不在場的,人在別處。生活是一種區(qū)別于社會規(guī)范化和制度、禁律的藝術行為,拋棄掉那些思想包袱。生活就是藝術,一個杯子可以是藝術,為什么生活本身就不能是藝術呢?必須探索一種屬于自己的生存風格, 一個人一生當中不同的階段也要探索不同的生存風格這種基于探索就是一種藝術的氣質(zhì)。人的價值,就在于他作為藝術品的價值,因為人只有作為藝術現(xiàn)象,生存和世界才是永遠有充分理由的。將自己的作為一個藝術品來不斷的塑造和實驗。人必須掌握自己的靈魂,將自己的靈魂匯集,聚集在一起,人就是藝術品,是流動的、生成性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的。
戴帆(DAI FAN)圖冊
37. 藝術通過藝術家的智慧、技巧、心靈,會被證明是世界上最強有力的東西。人類只能用對永恒的嗜好來觀察他們。
38. 快樂,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去生活,去呼吸,去說話。只有一種根本的快樂值得去擁有,這快樂在于擁有或思考某種更珍貴,更稀少,更堅固,更持久的事物。
39. 人的目光向內(nèi)投向自身,動物與人之間之所以存在重大差別,原因在于動物不必關心它們自己。釋迦牟尼是什么?他總是緊閉著雙眼,他心無旁騖,只是關心他自己的存在。全部循環(huán)和特立獨行成了神圣要素的特點。這就是釋迦牟尼的畫像,也是人應該所具有的一個智慧的畫像。人是為自己活著的,人就在自己的構造中,反思自己的本質(zhì),堅持自己應有的思想,與自己交談,在這種反省觀照自己的訓練中,有某種讓我們趨近于神的東西。
40. 藝術的真正意義并不在于傳達知識、真理,也不是展現(xiàn)話語、權力;毋寧說,藝術就是要激發(fā)異質(zhì)的感覺和體驗。藝術的存在是時間的懸停,空間中空的空白。
41. 如果一件東西是漂亮的但不是昂貴的就不能稱之為漂亮,一件漂亮的東西如果不是獨一無二的將稱不上奢侈。奢侈消費讓產(chǎn)品擺脫了日常必然領域,進而擺脫了新陳代謝過程的主宰,而用于浪費,它能夠實現(xiàn)和證明人的自主權以及人的本真存在。
42. 如果我非常厭惡某種事物,不在于它是否漂亮或者沒有價值或者沒有絲毫的創(chuàng)造力,而是在于其所透露的那股奴性讓我感到對人類的絕望。
43. 設計的目標是要喚醒人追逐自由的勇氣與行動。把自己交給了一個未知的領域去探索未知的領域乃至禁區(qū)。我開始某件事情,是因為我不知道我將到達哪里,要在什么地方停頓,要在何時結束,如果預先知道要在什么地方結束,就沒有那種伴隨著冒險的新鮮經(jīng)驗了,享受的是過程中帶來的不能控制的新鮮奇妙的感覺。
44. 能創(chuàng)作非常奇特的人身上必然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可能性,他也很容易發(fā)覺其他之人身上隱藏著的具備創(chuàng)造力的那些特質(zhì)。而沒有特殊之處的人卻什么也發(fā)現(xiàn)不了,因為藝術只能識別藝術本身,識別天才的只能是天才。
45. 如果現(xiàn)在還有一種生活值得追求,那就是過度,過度的思考,過度的浪費,過度的放縱,過度的自我訓練。
46. 我的設計從空無出發(fā),絕不需要依靠作品之外任何東西的支撐。所有偉大的藝術都是不能用語言說得明白,也難以理性加以分析。
47. 人才遵循規(guī)則,天才創(chuàng)造規(guī)則。
48. 天才創(chuàng)造歷史,因為天才處在歷史之外,不會受到歷史的局限。
49. 權力擁有者以及財富擁有者躊躇滿志,最后都敗給了藝術家,現(xiàn)在梵高家喻戶曉,可誰又能記起梵高同時代的荷蘭國王和荷蘭首富呢?玄奧的藝術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永恒徹底的征服時間和空間,只有藝術才能創(chuàng)造永恒,它是一種不同于權力體系的程序,人類如果缺少了藝術如何能證明自己存在過呢?如同佛祖通過建筑、文字、圖像的藝術來編織建構他的極樂世界一樣,人類只能通過來藝術確認自身存在了。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文化的歷史,思想的歷史。只有藝術的迷狂才能讓人類證明自己真正的存在過以至不朽。
50. “死亡方程式”個展 —— 數(shù)學有一種樸素的極端純凈的美,外表寧靜冰冷的令人窒息,內(nèi)部幽深復雜得讓人絕望。
51. “進化批判”個展 —— 機智、刺激、進取的智慧,追求全力突破的渴望,以及傲慢的個人主義,是邪惡和暴力的源泉,吊詭的是這些品質(zhì)在人的內(nèi)心中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超越本能存在著。專橫、暴虐、殘忍必須通過美麗、精致的消費經(jīng)濟合法化和戲劇化,懲罰與規(guī)訓技術的進化與科技、權力技術的變化改進、消費經(jīng)濟的膨脹相互關聯(lián),如同富于變化的肌肉,來包裹住邪惡的骨架,刑罰的效果如同道德的訓誡和警示不再運用于肉體,而是運用于靈魂。只有當一切達到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只有當傷害中呈現(xiàn)的詩,將具體的象徵加溫至白熱化時,才有藝術。當生命填滿了傷害,在虛無和相信之間進退兩難的是人類,權力的機器將星塵碾碎,神光斷臂的決絕只能成為爛漫、殘忍的天真。
52. 藝術最偉大的地方在于藝術的無用——無所事事,無所企圖和無憂無慮。藝術的狀態(tài)極似于人類直立行走前如動物躺著無意識般混沌的深淵。
53.如果設計不能對抗當前泛濫的腐朽思想與陳舊形式,那么這種設計不是真正的設計。只有通過撕碎和破壞規(guī)則的作為,設計才有可能;只有通過顛覆性的創(chuàng)造,設計才能成立。
54.設計是自由的意志;設計是精神的構筑;設計是天才的肆意;
55.中國設計改變中國。
56.設計在實驗和冒險中前進。
57.衡量設計師 (設計公司) 的價值只有一點:為設計史貢獻了多少有價值的思想和語言。
58. 設計的力量來自于設計師的意志通過設計所表現(xiàn)出的煽動性。
59. 迎合大眾和潮流的媚俗不配稱為設計。
60. 設計師必須時刻捍衛(wèi)自己思想與行為的純粹性與獨立性。
61. 盡管品牌作為一種商業(yè)運作形式,但我們必須以純客觀的、為理想的美所充滿的精神來創(chuàng)作,而不是以主觀的、可恥的迎合大眾的肉欲來創(chuàng)作。
62.沒有新的觀念和新的表現(xiàn)語言不能稱之為設計。
63.從全球范圍來看,設計最大的弊端就是太正確、太漂亮,缺少它本身應有的野性。其實人們并不需要那么多漂亮,人們需要真實。漂亮麻醉人的身體,真實喚醒人的靈魂。
64.思想是堅實的。思想的表現(xiàn)是堅實的。
65. 設計將是革命,而不是改良,如果我們妥協(xié)接收現(xiàn)有的體系,最終我們將失去自由。設計師應該是革命家,敢于推翻自己的思想,也敢于推翻社會陳腐的思想,以一種非暴力的形式實踐自己的意志和思想。
66.中國的設計應該從中國文化自身的脈絡出發(fā)。建立中國本土的設計體系。中國設計要建立自己的評判標準。
67.一個人要配稱設計師,他不僅是一個思想家,而且必須是一個真實的人。真實是第一位的,因為要付出可怕的代價。
68.建構獨立的立場、思想與設計語言體系,才是真正的設計公司。否則,人再多也掩蓋不了商業(yè)作坊的本質(zhì),其不會產(chǎn)生任何有價值的東西。